※ 醫學史上三次革命(載自第七屆生物活性肽論壇):
1、1796年發明疫苗,抵禦了瘟疫。
2、1928年發明抗生素,抵禦了炎症。
3、1907年發現了肽,所有的疾病都是細胞出了問題,肽是細胞的營養素。
➢ 胜肽已有100多年研究歷史,十位以上專家因研究胜肽獲諾貝爾獎。
➢ 台灣中研院陳志毅博士研究胜肽 20 餘年。
➢ 1902 年倫敦大學醫學院兩位生理學家 Bayliss 和 Starling 發現了胰泌素,人類第一次發現多肽,獲諾貝爾生理學獎。
➢ 1954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鮑林於 1951 年發表肽鏈和肽平面化學結構的理論研究,迄今已逾七十餘年,人類對肽的生物功能仍是一知半解。
➢ 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利菲爾德博士(Dr.Bruce Merrifield)在人體細胞內發現一種特殊物質,人體的生長、新陳代謝、疾病、衰老、死亡起關鍵性作用,把這種由胺基酸組成的物質稱之為 活性胜肽(1984年諾貝爾化學獎)。
➢ 美國 Stanley Cohen 及義大利 Rita levi Montalcini 共同發現生物活性肽「影響神經細 胞向外生長的因子」(1986 年諾貝爾醫學獎)。
➢ 美國 Günter Blobel 發現訊息傳輸胜肽(1999 年諾貝爾醫學獎)。
➢ 美國 Arvid Carlsson、Paul Greengard 及 Eric Kandel 三人共同發現「突觸中的運輸及訊息傳導」(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)。
➢ 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生物系進化及理論疾病預防中心Mr.Brian Dixon於 2015 發表硬骨魚類黏液免疫系統,論述硬骨魚類鼻、鰓、眼、皮、腸 道分泌黏液的免疫功能。
➢ 日本醫學專家澤田惠一說:肽(對人體)有全方位的作用。
➢ 美前能源部部長/著名華裔科學家/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博士說:二十一世紀的生物工程就是研究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,研究蛋白質,某種意義上講,就是研究肽。
1、1796年發明疫苗,抵禦了瘟疫。
2、1928年發明抗生素,抵禦了炎症。
3、1907年發現了肽,所有的疾病都是細胞出了問題,肽是細胞的營養素。
➢ 胜肽已有100多年研究歷史,十位以上專家因研究胜肽獲諾貝爾獎。
➢ 台灣中研院陳志毅博士研究胜肽 20 餘年。
➢ 1902 年倫敦大學醫學院兩位生理學家 Bayliss 和 Starling 發現了胰泌素,人類第一次發現多肽,獲諾貝爾生理學獎。
➢ 1954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鮑林於 1951 年發表肽鏈和肽平面化學結構的理論研究,迄今已逾七十餘年,人類對肽的生物功能仍是一知半解。
➢ 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利菲爾德博士(Dr.Bruce Merrifield)在人體細胞內發現一種特殊物質,人體的生長、新陳代謝、疾病、衰老、死亡起關鍵性作用,把這種由胺基酸組成的物質稱之為 活性胜肽(1984年諾貝爾化學獎)。
➢ 美國 Stanley Cohen 及義大利 Rita levi Montalcini 共同發現生物活性肽「影響神經細 胞向外生長的因子」(1986 年諾貝爾醫學獎)。
➢ 美國 Günter Blobel 發現訊息傳輸胜肽(1999 年諾貝爾醫學獎)。
➢ 美國 Arvid Carlsson、Paul Greengard 及 Eric Kandel 三人共同發現「突觸中的運輸及訊息傳導」(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)。
➢ 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生物系進化及理論疾病預防中心Mr.Brian Dixon於 2015 發表硬骨魚類黏液免疫系統,論述硬骨魚類鼻、鰓、眼、皮、腸 道分泌黏液的免疫功能。
➢ 日本醫學專家澤田惠一說:肽(對人體)有全方位的作用。
➢ 美前能源部部長/著名華裔科學家/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博士說:二十一世紀的生物工程就是研究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,研究蛋白質,某種意義上講,就是研究肽。